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調解方案由村民代表作主 淮安區城西北路鋪設管道施工時,需拆除一間廠房,施工方已經與淮城鎮華亭村委會簽訂補償協議。在施工時受到了華亭村某組村民的阻止,村民們在廠房里24小時值守。區里的工程指揮部和鎮政府多次派員勸導,卻被村民七嘴八舌地“教訓”,甚至因個別村民言行過激而報警處理。 此時,施工受阻已經一個月時間,工期緊迫,施工隊在發急;行路難,居民在不斷投訴。里外為難之際,工程指揮部和鎮政府召集公安、城管等七八個部門人員開會,多數與會人員贊同“保護性施工”(即強行施工)方案。會上,調解員喻文忠卻提出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的思路,自告奮勇,向鎮黨委書記孫學友口頭立下一周內化解糾紛的“軍令狀”。其實老喻并不是心血來潮,他已經在網上看到反映糾紛帖子,在會前正好又有村民來咨詢,因此對糾紛爭議的焦點已經略知一二,只要把廠房的權屬搞清楚,糾紛就有了化解的可能。 解決這樣一個關于集體財產的群體糾紛,一周時間很短、很寶貴。會后,老喻帶領王玉、李樹成、章來福三名調解員連晚就來到華亭村某組,走訪了十幾戶居民。第二天上午又在廠房現場的施工工地召開部分村民和村干部40多人參加的會議。派出所黃所長對調解員在施工現場召開會議放心不下,擔心個別村民情緒激動,特意派兩名警察參加會議。村民們見調解員不厭其煩,耐心聽取意見,認為是在熱心公正地解決問題,不但沒有此前的對立激動情緒,而且積極向調解員具體陳述所涉廠房“來龍去脈”的基本事實,還提出解決糾紛的途徑。與會的大多數人認可了下列基本事實:1977年秋某組(當時稱生產隊)決定建造五間生產隊公房,男女老少30多人參加“脫土坯”勞動,砍伐集體堆上30多棵樹木做房樑和門窗。1979年村委會(當時稱大隊)利用這五間公房辦機械加工廠。1983年加工廠由李某承包,李某向村委會繳納租金。1985年村委會利用租金收益將廠房翻建成磚瓦結構房屋。三十多年來李某多次與村委會簽訂房屋續租合同,一直在使用房屋,也出資對房屋進行部分修繕改造。村委會已將大部分租金收益用于某組的道路建設和老年人慰問等項支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32/wps1.png 在調查得到上述基本事實的基礎上,調解員趁熱打鐵,迅速拿出了調解方案。考慮到集體財產屬于村委會自治管理的范圍,又是群體糾紛,應該讓村民代表做主,依法穩妥地解決問題,不能留下“后遺癥”。在調解員建議下,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對調解方案進行討論表決,結果一致認可五間廠房的產權歸某村民小組所有,此后的廠房租金由村委會管理、村民小組使用。會后,調解員幫助施工方與村委會解除已簽訂的補償協議書,由村民小組與施工方重新補償協議。至此,調解員僅僅用三天時間就給這起群體糾紛畫上了句號。
& }$ e7 [& M5 C& w4 |1 h8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