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可憐天下父母心。 世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但是一味溺愛只能養出敗家子,教育也要有方式方法。 玉不琢,不成器。 懂得讓孩子吃苦,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1 讀書的苦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一個人只有讀書,才能聆聽哲人智慧,才能見到更大的世界,才能擁有更廣闊的胸懷與格局。 很多孩子貪玩厭學,不愿意讀書,只想著打游戲,父母千萬不要聽之任之。再愛孩子,也要舍得讓他吃讀書的苦。 曾國藩一生手不釋卷,從少年到去世,不曾有半分懈怠。 哪怕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也不忘帶著書。 對家里的弟弟、子侄,更是關懷備至,每月書信檢查功課,交流讀書筆記,督促他們讀書。 他說: 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讀書讀不通,不要氣餒,只要肯下功夫,早晚可以開竅。 只要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孩子必然一生受益。 等孩子長大,他才會明白,曾經為讀書吃的苦,是他一輩子的財富。 2 勞動的苦 俗話說得好: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 不論是修身自律,還是齊家治國,“勤”字都是不二法門。 現在很多孩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孩子懶惰至極,甚至有的人結婚之后,還往家帶臟衣服,讓父母幫他洗。這樣的孩子,只能成為啃老族。 曾國藩把“勤”字看作興家立業的根本。 曾家有八字家訓: 豬、蔬、魚、書,早、掃、考、寶。 養豬、種菜、喂魚、讀書,這是居家之事; 起早、打掃、祭祀、睦鄰,這是治家之道。 要想身體力行地做到這八個字,就必須勤勞地從事讀書、生產,一分耕耘、才有一份收獲。 曾國藩本人,也曾在給次子曾紀鴻的家信中寫道:“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習慣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保持勤勞,才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也是一個家族興盛的秘訣。 曾家世代以此為訓,培養了良好的家風,也造就了曾家幾百年來的輝煌。 3 生活的苦 現在很多家庭的條件并不好,但是家長卻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優渥的物質生活。 父母節衣縮食,孩子卻用著最新的電子產品,穿著時興的大牌,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萬事都要有個度,太過溺愛就走向極端了,父母的過度“呵護”,對于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 在曾國藩的家訓中,“窮”是“善身”之道。在寫給大兒子曾紀澤的家書中,曾國藩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儉自律,越能在物質生活上主動跟貧寒之士一樣,這樣的孩子將來才有可能成大器。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國藩所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 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懶做,害人害己。 反之,給孩子正確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引導孩子學會勤儉和努力,這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來源:騰訊網
* j0 w9 M. Z4 n9 n |